距離上一次在 KRC  的比賽,  小說也超過半年了!  星期六早上因公,  差不多下午2 點先到車場.  見到場主健哥,  簡直有久違的感覺,  馬上來個擁抱以解基情.   
久違的 KRC  在健哥的管理下依然出色.  需知打理一個越野車場實在太不容易了,  所以每次去到一個場地,  小的對各場主都心存感激,  健哥, Thank you!     今次比賽, 亦是小弟的Tekno EB-48第一次在國內參賽. 經過亞洲賽之後, 我也曾經在香港的室內場測試了兩天. 說回香港的室內場令 1:8 電 Buggy 在香港的受歡迎程度與日俱增, 這次的比賽, 我甚至覺得從香港上來的師兄比本土賽員更多! 最開心係見到很多以前的老朋友, 都係以前 Buggy 在香港火紅年代的老友記, 見到他們再次回歸, 實在可喜可賀!   說回車架, 由於泰國属於高抓著力場地,而香港月野倉則相對較小跳台及凹凸不平, 跟 KRC 場的調整都會有分別, 所以我是極希望在星期六爭取更多時間測試及調整車架. 可惜天公不造美, 在跑了一組電池後就下起大雨來, 跟本沒有足夠的測試時间. 還好, 最少有調整的方向.   對比月野倉, KRC  的調車概念接近完全相反.  月野倉由於起伏不平,  需要搖臂上下擺動很快,  所以尾臂anti-squat設為0 度,  油壓油較稀,  而彈弓亦用較軟.  而且為了加快油壓反應,  油壓帕亦需反裝.  但 KRC  由於有大量跳台,  跳台後落地不打底板就變成主要課題.  基本上油壓需要更多 Pack,  所以我首先將油壓帕再一次反轉, 用回說明書所教的方向. 
 Tekno 的油壓帕可以有兩種裝法而且分別明顯. 今次 KRC 用下圖的方向有效減低打底板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