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joho 於 2011-10-26 04:01 編輯
RE: Team Durango DEX-210 詳細組裝報告
開了5個小時車, 又換了一間酒店. 這裏砌車的環境就沒有前幾天好了, 但當然不會影響這個報告的質素啦! 
閒話休提, 繼續!
第15/16頁: 波箱.
DEX-210, 最最最重要的賣點, 就是它的齒輪箱設計. 210是市面上唯一一台不但可以自由選擇中置或後置馬達, 也可任意選擇採用內三齒或四齒, 而且所有均只需要一個波箱. 這個TD稱為2WD Hybrid Technology 的齒輪箱最重要的作用, 在於玩家可自行根據場地本身的抓著力選擇不同的齒輪箱配搭. 跟據TD官方說明, 四種配搭分別適合:
1)RM4 (尾罝馬達, 4內齒) : 適合非常低抓著力場地
2)RM3 (尾罝馬達, 3內齒) : 適合一般抓著力場地
3)MM4 (中罝馬達, 4內齒) : 適合高抓著力場地
4)MM3 (中罝馬達, 3內齒) : 適合非常高抓著力場地
這個設計在英國正在申請專利中. 讓我們一同看看210齒輪箱的細節.
Bag E及齒輪箱外殼零件.
齒輪箱外殼, 外表跟一般2WD分別不大.
刻字標明“英國專利權等待中”
大字標明“2WD Hybrid” 的金屬馬達板.
210所帶的所有齒輪.
還記得之前差速我只每邊放了一塊介子嘛? 現在可檢查夠否. 把差速放入齒輪箱, 再把差速左右移動. 的確虛位是有點大了.
每邊再加一塊墊片.
以下我會先組裝一次RM3 (後置馬達, 3內齒)
首先把差速放進齒輪箱, 請記緊留意差速的方向! 像圖中差速內的 T型鎖母需面向自已, 否則珠差有可能跑一段時間後自行鬆開.
這零件是Idler齒輪pin.
軸承再心情一下.
大家看到有兩種大小的Idler齒輪.
當組裝內3齒時, 用的是左面較大的Idler齒輪.
千萬不要忘記這兩塊墊片!
大家看到齒輪箱放Idler齒的位置有兩個不同的定位點. 內3齒的話, 用下面的那點. 記緊放墊片.
放上Idler齒及Lay Shaft齒.
這就是Lay Shaft, 連接限滑及大齒, 付責把馬達的動力傳到齒輪箱內.
留意Lay shaft在齒輪箱內只放一顆軸承, 有別於一般2WD齒輪箱設計. 當Lay Shaft從左方插入時, 這顆軸承就放在右方, 反之亦然. 簡單而言, 由RM3變成RM4, 及MM4變成MM3, 這顆軸承就要改變位置. 由RM3變MM4, 或由RM4變MM3則不需要. 對於國內的場地, RM3及MM4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剛好這兩個組合軸承是放在同一位置的.
從外面也看到這頭5x8x2.5mm軸承. 這設計亦方便把軸承拆下.
齒輪箱合起來後的樣子.
跟一般2WD齒輪箱其中一個分別, lay shaft是從外面插入lay shaft齒輪.
另一邊圖.
再來看看內4齒波箱又是什樣組裝. 示範的是MM4.
跟內3齒不同, Idler齒輪是用下面兩隻較小的28T.
內4齒的話, 中間的Idler齒用上面的那點. 記緊放墊片.
Durango就是這樣做到只用一個齒輪箱可分別組合成3及4齒
外觀跟RM3沒有分別
若要組裝RM4, lay shaft軸承就要放到這邊.
Lay Shaft也會變成在右邊.
現在可把齒輪箱組合起來,
M3x22mm在下, M3x15mm在上.
RM3/MM4外觀完成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