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 EVOLUTION - 遙控工房 - 香港RC遙控車討論區

標題: 新手上路,CA-35 Indianapolis巡洋艦 [打印本頁]

作者: python    時間: 2015-3-5 12:30
標題: 新手上路,CA-35 Indianapolis巡洋艦
第一次整戰艦,難度比想像高,又唔夠位,獻醜了,尚有太多細部件都未砌好,已經去到400g重量,勁驚完成後變成潛艇一隻就無奈了。

作者: radiant_star06    時間: 2015-3-5 12:55
1/350?
作者: python    時間: 2015-3-5 13:03
係呀
作者: 鍵仔    時間: 2015-3-5 16:00
very   good  ...  
作者: python    時間: 2015-3-5 16:27
動力係用4個N20摩打仔,搭載1:5減速波箱,刻意在支控上cap細極速,使用14mm直徑螺旋槳,兩正兩反。N20摩打我都係首次使用,有冇師兄用過可以share一下comment?
作者: Annie268    時間: 2015-3-5 17:22
So good.
作者: glen6831    時間: 2015-3-5 22:25
好好的示範,十卜
作者: msl    時間: 2015-3-6 06:33

作者: vonklee    時間: 2015-3-6 10:55
python 發表於 2015-3-5 16:27
動力係用4個N20摩打仔,搭載1:5減速波箱,刻意在支控上cap細極速,使用14mm直徑螺旋槳,兩正兩反。N20摩打 ...

睇樣可能會超排水!  小弟當年都改過隻1/350 巡洋艦, 用1MM軸行4車.... 都超重!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作者: python    時間: 2015-3-6 12:05
我都浸過咗水線,好彩前後仍然平衡,冇沉尾或者昂頭,有些少傾側。
作者: python    時間: 2015-3-6 12:08
vonklee 發表於 2015-3-6 10:55
睇樣可能會超排水!  小弟當年都改過隻1/350 巡洋艦, 用1MM軸行4車.... 都超重!



或者遲D試完水之後拆走4個銅聯軸器改用硅膠喉管,不過可能船頭會重過船尾,因為粒鋰電在船頭
作者: 周百通    時間: 2015-3-6 13:57
造哩D咁嘅細戰艦第一樣要解決係超重問題
作者: python    時間: 2015-3-6 14:28
周百通 發表於 2015-3-6 13:57
造哩D咁嘅細戰艦第一樣要解決係超重問題

係呀,細戰艦本身個內籠就唔算闊落,頂多係拆走接收同電變個外殼,用鋰電,反而唧返硅膠防水又重返些少,另外,又要造double deck, 好難預計重量。其實仲可以只用一個180摩打行單槳,但是又過唔到自己。假如落坑之前係買大和,密蘇里嗰D大戰艦的話,一定輕鬆得多,PT-109我超重,CA-35我又超重,唯有寄望下一架啦。
作者: skyhawk    時間: 2015-3-6 15:09
本帖最後由 skyhawk 於 2015-3-6 15:26 編輯

我就整緊個密蘇里, 但未做到去船倉, 搞緊甲板以上同埋可動炮搭..

睇到你個水密2nd甲板好有參考價值, 咁你會點封死個生口?  用防水膠布?

同埋, 上甲版係唔係用磁石固定呢??

估計師兄個減速組加重了, 點解唔直軸出??

作者: zeda    時間: 2015-3-6 15:10
may consider to use use 2 shaft and 2 motors only.
作者: python    時間: 2015-3-6 18:54
skyhawk 發表於 2015-3-6 15:09
我就整緊個密蘇里, 但未做到去船倉, 搞緊甲板以上同埋可動炮搭..

睇到你個水密2nd甲板好有參考價值, 咁你 ...

我用的N20摩打好細扭力,唔減速唔夠力。
作者: python    時間: 2015-3-6 18:55
zeda 發表於 2015-3-6 15:10
may consider to use use 2 shaft and 2 motors only.

之前有考慮過,兩支真軸兩支假軸,不過都係否決咗
作者: zeda    時間: 2015-3-6 21:59
I used 2 nos. 180 motors as power to drive my 1/350.  The speed is not bad

作者: python    時間: 2015-3-7 14:06
skyhawk 發表於 2015-3-6 15:09
我就整緊個密蘇里, 但未做到去船倉, 搞緊甲板以上同埋可動炮搭..

睇到你個水密2nd甲板好有參考價值, 咁你 ...

封生口我用五金舖的噴油膠紙,甲板固定就用田宮工作樂的膠釘

作者: imckit    時間: 2015-3-7 15:33
隻船咁易改都變潛艇
作者: python    時間: 2015-3-7 15:35
imckit 發表於 2015-3-7 15:33
隻船咁易改都變潛艇

超重就係咁變潛艇㗎喇。
作者: imckit    時間: 2015-3-7 15:38
python 發表於 2015-3-7 15:35
超重就係咁變潛艇㗎喇。

我改40cm船都唔過水線呀,仲要放d重野鄧船

作者: jacky2006    時間: 2015-3-8 20:11
師兄, 你這些裝置.....殺雞焉用牛力!
作者: python    時間: 2015-3-8 21:05
jacky2006 發表於 2015-3-8 20:11
師兄, 你這些裝置.....殺雞焉用牛力!

今日試水發現,動力不足,並没有師兄們艦尾的浪花咁勁,而且船身傾斜頭重尾輕,好彩有師兄指點最後竟然係加20克鉛在船尾。而且要改用較細的電池。
作者: 自強不息    時間: 2015-3-8 21:39
python 發表於 2015-3-8 21:05
今日試水發現,動力不足,並没有師兄們艦尾的浪花咁勁,而且船身傾斜頭重尾輕,好彩有師兄指點最後竟然係 ...

參考水線及車葉http://blog.roodo.com/moreblue/archives/25326170.html
作者: vonklee    時間: 2015-3-9 09:37
自強不息 發表於 2015-3-8 21:39
參考水線及車葉http://blog.roodo.com/moreblue/archives/25326170.html

呢隻係行兩車!  呢個係要取捨, 像真要行四車, 要易整就行兩車, 什致單車!  禁細隻船要像真就要用好輕O既野, 唔係就行兩車都可以行得好靚! 呢個要睇作者追求乜野!
!

作者: python    時間: 2015-3-9 10:25
vonklee 發表於 2015-3-9 09:37
呢隻係行兩車!  呢個係要取捨, 像真要行四車, 要易整就行兩車, 什致單車!  禁細隻船要像真就要用好輕O既 ...

認同,未開工之前我都掙扎咗一段時間,原本打算行一車,在船底正中伸一支槳軸出來造第五車,原本4車造成dummy. 之後見到船底可以並排兩隻180摩打,就考慮過造兩車,餘下兩車造dummy. 之後見到四驅車零件可以改到4車出,照舊行180摩打X2。最後竟然畀我在淘寶發現這種N20摩打連1:5波箱,而且size細好多,4隻放曬入船底都夠位,而且可以忠於原著4車動力,最後就改成咁喇。試水後發覺速度不高,似游車河,做唔到高機動性航行。
作者: skyhawk    時間: 2015-3-9 12:23
支樓主對像真的執着, 慢慢再搞下 轉過隻摩打或直出試下
作者: imckit    時間: 2015-3-9 12:28
本帖最後由 imckit 於 2015-3-9 15:38 編輯

其實D防水層做得太多,,,,同埋軸管太厚,,,,用得太多銅料,,所以過重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作者: python    時間: 2015-3-11 14:53
imckit 發表於 2015-3-9 12:28
其實D防水層做得太多,,,,同埋軸管太厚,,,,用得太多銅料,,所以過重

師兄,如果唔造double deck咁有咩防止水滲入身身的辦法啊?唔該。
作者: skyhawk    時間: 2015-3-12 12:00
python 發表於 2015-3-11 14:53
師兄,如果唔造double deck咁有咩防止水滲入身身的辦法啊?唔該。

我都唔係好明點防止甲板D水入去, 但問咗好幾次都無人答..

我以為係加防水邊, 但睇落唔係太可行,  又諗過前甲板痴死佢, 因D水多數係前面入, 但都無做到,

見過有教程係咁做, 但唔係隻隻船都做到
未命名.jpg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